触爱行动,有爱就会有奇迹

“五义联动,爱满苏城”入选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


 
2015年度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
(排名不分先后)
  1.中央媒体聚焦苏州张家港,“一把手抓两手”经验领跑全国

  “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是苏州张家港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被《人民日报》誉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1995年10月和2014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张家港分别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张家港“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的实践再次成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2015年12月,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再次聚焦张家港,宣传报道“一把手抓两手、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一场一馆”助推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2015年6月30日,苏州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苏州公民道德馆和思贤广场在吴江区太湖新城湖滨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道德馆展陈面积近千平米,馆前主题广场(思贤广场)3.15万平米,“一场一馆”成为目前省内最大的公民道德教育专题场馆和道德活动实践基地。为充分发挥“一场一馆”的作用,全市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馆市民参观团”活动,截至2015年12月,该活动已经累计发团120余次,累计参团人数16000余人次。

  3.“互联网+”拓展市民公共阅读时间和空间

  近年来,我市在公共阅读方面推出多项惠民举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服务系统,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具备自助办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阅览等图书馆基本服务功能。“网上借阅社区投递”则大大提升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利用率。如今,苏州市图书馆已经建成1家总馆、70家分馆的总分馆体系,为读者打造好身边的图书馆,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新路,被业界称为总分馆体系的“苏州模式”。

  4.文明i计划,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崭新渠道

  园区“文明i计划”系列活动,倡导从“我”做起,接力传递身边的“大爱”,融合当下流行的“网络(Internet)”传播方式,实现政府和市民、线上和线下的“互动(inter?active)”。“文明i计划”由“情暖金鸡湖”剧情短片大赛、“微游我行you can you up”微信游戏全民总动员、“为园区人点赞”活动、“公益伙伴计划”、“红桃与黑桃”行为规范教育动画短片、“啄木鸟”文明城市建设随手拍等系列活动组成,覆盖整个园区。

  5.“新闻民声汇”,推进文明建设的“市民谈话场”

  2015年,常熟市文明办、常熟市广电总台联合创办一档全新的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民声汇》,邀请市民代表、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重大民生项目、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聚焦问题、透析现象、汇集民智、凝聚共识。节目开办后,一共收集到500多条群众意见建议,在经过分类汇总后及时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助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打造了一个开放理性的市民“谈话场”。

  6.“家庭美德教育周”,弘扬继承优秀家风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昆山先贤的优秀家风家训文化,以家庭美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从2015年起,昆山市将朱柏庐诞辰(每年5月29日)所在周,定为“昆山市美德教育周”。在“家庭美德教育周”活动期间,昆山市各部门、各区镇陆续开展了15项纪念、宣传、展示和践行活动。其中,“好家风、好家训、好家书”征集、评比、分享、展示、巡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充实了“昆山人家”品牌建设。以“好家风、好家训”带动“好民风、好社风”,打造了具有昆山特色的市民道德建设工程。

  7.好家风建设为“相城风气”注入新内涵

  2015年,相城区致力于家风建设,制作家风家训公益广告海报,编印家风家教家训系列读物,分发到各村和社区;开展了相城风气“好夫妻、好公婆、好邻居”评选,同时,结合“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读书会、阳澄讲台等形式,将“家风”教育通过基层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不断灌输到群众中去,引导大家自觉传承优良家风家训,让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家风引领道德新风,用家风带动文明氛围,用家风铸造道德风尚,为“相城风气”注入新的道德力量。

  8.城市e管家,文明城市管理创出新模式

  2014年1月15日,张家港市首创的“城市e管家”手机端软件正式上线运行。系统包括手机端APP软件、“城市e管家”公众交互平台以及与系统配套的数据中心,市民可通过手机端APP软件将发现的问题,以文字描述与图片方式上传系统,系统针对群众
  关心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难题,快速高效地交予职能部门处理,并反馈处理情况。运行至今,已受理市民各类问题10.8万余起,办结率在92%以上,市民满意率在95%以上。

  9.“五义联动,爱满苏城”圆梦特殊人群

  2015年,一场名为“五义联动 爱满苏城”,圆梦“个、十、百、千、万”的爱心活动在全市开展。组委会通过义捐、义讲、义拍、义卖和义演“五义”活动汇聚爱心,面向多所学校、贫困学子及社会特殊群体,开展了“助爱一所学校、助帮十户家庭、助学百名学子、助圆千生梦想、助捐万元书籍”的“个十百千万”捐助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共有602个爱心单位和个人向组委会捐款捐物,341位志愿者为活动提供3844小时志愿服务,共募集善款875833.11元,共有300多家爱心企业和近万人次参与相关爱心活动,直接受益人数达4562人。

  10.爱心图书室,送去一座城市特别的关爱

  2014年9月,姑苏晚报联合苏州贵州商会,共同发起了“为贵州山区学校建爱心图书室”活动,为苏州对口援建城市铜仁的山区学校送去图书,建立爱心图书室。从活动发出倡议到2015年7月,共募集图书和作业本4万多册,建成5间“姑苏图书室”,并举办铜仁特产爱心义卖活动,为山区孩子添置学习用品。同时,《姑苏晚报》党支部将捐赠爱心图书室活动列为晚报定点支持项目,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及工会、社会团体支持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姑苏图书室”在铜仁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当地市、县一级政府部门主动与晚报联系,与特派记者召开面对面座谈会,沟通当地教育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


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