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爱行动,有爱就会有奇迹

《人民日报》:爱心早餐情暖老人


 

 

 

快评:汇点滴成洪流
方莹馨

    把爱心餐厅集合成一个“联盟”,让人们看到,为爱心搭建好平台,爱的力量会更加强大。每一个小的善举如涓涓细流,建一个渠道,引它们汇成洪流,便可润泽更多人的心田。联盟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建立“爱心餐厅联盟”,是创新,更是智慧。创新,在于凝聚爱心的新形式;智慧,在于“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型社会管理思路。
  我们呼唤为爱心搭建平台。建立“爱心餐厅联盟”,在于“新”,在于“变”,更在于“不计成本”的坚持。对于每一个餐厅,盈利都是其根本。但即便无利可图,仍坚持对老人们的承诺,这是因为爱心餐厅的经营者把“爱心餐厅联盟”看作一个“家”,不论是赢是亏,“家”都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动力之源。

 

【阅读提示】
  一张爱心卡,可以让65岁以上的老人在15家餐厅内享受不同的折扣。这些餐厅,都加入了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的“爱心餐厅联盟”。

 

 

资料照片

  1月4日早上8点,苏州工业园区师惠坊的朱银媛晨练回来,便到社区门口“陆振兴面馆”,点上一碗面条。和一般顾客不同的是,朱银媛有一张“爱心早餐卡”,凭这张卡,可以享受六折的优惠。朱银媛指着面条,笑着说:“这碗焖肉面,市场价是8元,我只需4.8元。”在这个社区,只要是65岁的老人,都有这样一张爱心卡,凭这张卡,可以在“爱心餐厅联盟”餐厅享受不同的折扣。
  湖西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田太促介绍,目前,加入“爱心餐厅联盟”的餐厅已有15家,遍布湖西社区各个小区,最多的折扣达到五折,为老人们提供营养价廉的早餐。
  汇聚爱的洪流
  在高尔夫花园小区门口有一个“100放心早餐车”,餐车上设有一个爱心储蓄罐。摊主杨元英每天的利润不过几十元,但每次收摊时,都会从当天的营业额里拿出一块钱,投入储蓄罐中。到了年底,便把里面的钱捐给社区,用于资助社会上的困难人群。从2009年初起,这是杨元英每天雷打不动的“微慈善”。
  这样的好人好事在湖西社区很多。都市花园小区门口星都酒家老板魏元能说:“能为老人尽点力,我们高兴。”小区住户吕一文夫妇是湖南娄底人,两人退休后,选择到苏州定居。吕一文妻子长年卧病在床,照料她的重任落到吕一文身上。吕一文说:“社区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一旦上了年纪或者生病,生活就有可能变得十分艰难和不便,特别需要他人照顾。”一直不会做饭的吕一文经常吃不上热饭,有时便以方便面和速冻食品充饥。魏元能知道后,主动提出给吕一文一家提供平价饭菜。“我们夫妻俩每个月交370元,每天三菜一汤,荤素搭配很好。”吕一文说,虽然每个月只交370元,但星都酒家的老板和厨师们却把自己当成VIP,量身定制了菜谱,一周七天,菜色天天不重样。
  有钱的,没钱的,这么多人自发地做着“微慈善”,让田太促很感慨:“能不能把这些爱心凝聚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爱心加入,汇聚成爱的洪流呢?”顺着这样的思路,从2009年开始,湖西社工委引进新加坡的社区工作经验,启动“触爱行动”,建立了14个志愿者团队,“爱心餐厅联盟”作为其中一个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
  爱心解决老人就餐难
  2009年底,“爱心餐厅联盟”成立,为老人们提供各种优惠餐饮服务。
  新城邻里中心“他舅家”餐厅是加盟湖西社区“爱心餐厅联盟”的第一家成员单位。餐厅负责人王伟峰介绍,“他舅家”餐厅2009年底开始实施“爱心早餐行动”时,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方式,只要是附近年满60周岁的社区居民,都可以凭身份证到新城居委会办理“爱心早餐卡”。凭借此卡,包括豆浆、油条、包子、南瓜饼、面条在内的任意早餐均可享受半价优惠,有需要者还可享受打包服务。“最早的时候,平均每天早上会有40到50位老人来吃爱心早餐。”
  星都酒家加入“爱心餐厅联盟”后,老板魏元能承诺:愿意为社区内买菜烧饭有困难的老人们提供平价午餐。同时,凭“爱心就餐卡”,老人可享受八折优惠。
  “100放心早餐车”算不上是餐厅,但在高尔夫花园小区是第一个加入“爱心餐厅联盟”的,经营者杨元英除了每天捐出一元钱外,还向小区居民承诺,自己的早餐,对小区内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以及困难家庭平价销售。
  2010年下半年,“陆振兴面馆”响应“触爱行动”的号召,向师惠坊小区内70岁以上老人赠送生日面票,今年3月9日,加入“爱心餐厅联盟”后,“陆振兴面馆”又将献爱心的对象扩大到社区内所有65岁以上老人。
  亏本也要办下去
  在CPI指数不断走高的今天,如何坚持售卖4.8元一碗的焖肉面?如何维持爱心餐厅的运营?朱银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物价水平一直比较高,肉也很贵,而陆振兴面馆的特价焖肉面仍是4.8元一碗,焖肉的块头也没有瘦身,“面馆的老板多半是要亏本的。”
  “陆振兴面馆”老板王晓坦言:“六折的价位基本上是原料的价格,还不包括人工、水电煤和税收。”自推行六折早餐以来,“陆振兴面馆”已向老人们让利超过2万多元,他说:“随着物价的上涨,亏本在所难免。”
  亏本的绝不止“陆振兴面馆”一家,星都酒家、“他舅家”快餐等“爱心餐厅联盟”成员单位的老板们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向老人的优惠价,基本上都低于成本价。“他舅家”餐厅老板王伟峰认为:“尽管亏本,我们也不后悔,我觉得‘爱心早餐行动’也是帮忙推广店面影响力、得到顾客认可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样的爱心行为很有意义,有助于我们实现社会责任。”
  为了帮儿子节约成本,陆振兴面馆老板王晓的父亲虽已年逾花甲,但每天一大早,都要到南环桥市场进货送到店里,然后在店里忙这忙那。“店里的水管、下水道、电灯出了毛病,他从来舍不得喊修理工,都是自己动手维修”,王晓说,“父亲就是希望我能把爱心餐厅继续办下去。”

 

记者 王伟健
《人民日报》2012年2月21日

 



隐藏